醫學專欄|急診醫療的關鍵角色:阿帕契超音波在急重症中的快速應對
在急診室或救護車上,每一秒都關乎生死。
無論是車禍後的創傷、 扭傷骨折的疼痛,還是心臟急症與氣喘發作的危急情況,醫療人員都需要快速且準確的診斷工具來拯救生命。近年來, 手持式超音波已成為急診醫學的革命性工具,它能提供即時的影像資訊,幫助醫療團隊做出關鍵決策
急診的常見情況
車禍創傷
車禍是急診室最常見的案例之一,患者可能會伴隨肢體骨折、內出血以及頭部或身體部位創傷、氣胸等問題,需救護車緊急送往醫院透過E-FAST超音波評估檢查內出血與氣胸,或是針對骨折部位進行X光或超音波掃描,穩定病患並安排進一步治療。
心臟急症
急診室也經常接收因心臟病發作(如心肌梗塞、心律不整、心臟衰竭)而送醫的患者,當患者出現胸痛、胸悶、呼吸困難、冒冷汗、意識模糊或昏迷。若不及時治療都可能在短時間內惡化 ,此時在救護車上醫療人員會立即進行心電圖檢查,給予氧氣與藥物治療。
中風
中風(腦中風、腦梗塞、腦出血)是一種突發性的腦部疾病,一旦發生就會影響大腦供血,導致腦細胞快速壞死,進而造成語言、運動、記憶等功能受損。中風的治療與時間賽跑,若能在黃金3至4.5小時內接受適當治療,將大幅降低死亡率與後遺症風險。
(延伸閱讀:Aco Ultrasound can help — 彰化秀傳救護員緊急照護超音波訓練 提升到院前救護品質)
急診與救護車的關鍵救援流程
- 初步評估
- 次級評估
- 緊急處置
- 轉送與後續治療
實際案例分享
15歲男孩在學校打籃球時跌倒左手撐地後手腕腫痛,醫師經理學檢查後直覺認為應該是手腕骨折,及時拿起 Apache neo L154探頭與手機連線掃描即在超音波上發現在生長板近端處骨折,呈明顯的位移。
(延伸閱讀:15歲男孩,打籃球跌倒後左手腕左手腕腫痛)
緊急醫療的發展與趨勢
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,緊急醫療 (Emergency Medicine, EM) 不斷發展,從傳統的救護車與急診室處置,逐步結合無線設備、遠距醫療、AI 輔助診斷等創新技術,使急救效率大幅提升:
- 手持式超音波(POCUS):便攜式超音波能夠在現場快速評估內出血、氣胸、肺水腫等狀況,大幅提高救治效率,特別適用於救護車、戰地醫療或災難現場。
- 5G 遠距醫療:透過高速網路,急診醫師可即時遠端指導救護人員進行處置,甚至提供視訊診斷,確保病患在送醫前獲得初步治療。
- AI 與大數據分析:人工智慧能即時分析患者生命徵象,幫助醫護人員做出更快、更準確的決策,如心臟病發、腦中風的早期偵測。
手持式超音波在急診中的優勢
在急診情境中,時間就是生命。
手持式超音波因其便攜性與高效性,已成為急診醫學中不可或缺的工具。
對於車禍的患者來說能夠使用FAST掃描,快速檢測內出血,也能夠評估心臟功能與呼吸困難等特點,快速、安全、多功能且辨析便攜的特性,無論是創傷、心臟急症還是呼吸困難,超音波都能為醫療人員提供即時的影像支援,幫助他們在黃金時間內拯救生命!
(延伸閱讀:Apache neo L154 手持式超音波)
參考文獻
<參考資料:彰縣首例院前超音波即時影像 成功搶救國道車禍內出血傷患>
<參考資料:超音波輔助和導引的基礎緊急處置>
<參考資料:急診五級檢傷分類基準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