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學專欄|A型流感的肺部併發症:手持式超音波的協助診斷與監測
近日來因為氣溫下降,國人得到流感的機率增加,加上因為多名著名人士也因為流感的原因併發肺炎等疾病過世,讓每年要打流感疫苗的人們都大排長龍。
衛服部指出,國內目前仍處於流感流行期,可能發生在所有年齡層,潛伏期為1至4天,傳播力強,症狀也會較一般感冒來的嚴重,高風險族群一旦感染後易併發肺炎、腦炎、心肌炎甚至死亡。
什麼是流感?主要症狀是什麼?
A型流感(Influenza A)是一種高度傳染性的病毒感染,尤其在冬季盛行,易引發高燒、肌肉痠痛、喉嚨痛、咳嗽等症狀。對於高風險族群,如老年人、兒童及慢性病患者,A型流感可能導致嚴重的肺部併發症,包括病毒性肺炎、細菌性肺炎及肺水腫,嚴重者甚至可能發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(ARDS,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)。
流感與併發症的關聯性
肺炎
當A型流感感染人體時,病毒可能直接攻擊肺部,引發病毒性肺炎,進而造成肺部充血、積液,導致呼吸困難。
肺水腫
細菌性感染的二次入侵,則可能進一步加重病情,導致肺泡內充滿液體,使氧氣交換受阻,形成肺水腫。這些病變若未及時發現並治療,可能迅速惡化,危及生命。
POCUS 在流感診斷與治療中的應用
流感本身雖然不需要超音波診斷,但當病患出現嚴重併發症(如肺炎、肺水腫、ARDS)時,POCUS 可作為重要的即時評估工具,相較於X光與CT掃描,手持式超音波可提供更靈活的床邊檢查,特別適用於急診、加護病房或診所環境。
(延伸閱讀:奔騰無線手持式超音波 — POCUS應用重點式超音波工作坊)
- 肺水腫與B-line
手持式超音波可偵測B-line(肺部水腫的指標),當肺泡內積聚液體時,超音波影像會呈現多條垂直高亮度條紋,提示肺水腫的可能性。 - 肺炎與肺實變
肺炎導致的肺組織病變會在超音波影像上呈現實變區域(consolidation),顯示出肺泡充滿炎性滲出液的現象,幫助醫師判斷感染範圍與嚴重程度。 - 胸腔積液
若流感併發細菌性感染,可能導致胸膜腔內積液,超音波能有效區分滲出性積液(exudate)與漏出性積液(transudate),進一步幫助醫師評估是否需要引流治療。 - 重症監護、急診與院前照護
監測呼吸狀態變化:對於因流感重症住院的患者,POCUS 可用於監測呼吸惡化,幫助醫師決定是否需要插管或機械通氣
快速區分病因:POCUS 幫助急診醫師判斷流感引起的呼吸困難是因為肺炎、肺水腫還是其他病因
為什麼 POCUS 需要用到手持式超音波?
重點式超音波(POCUS, Point-of-Care Ultrasound) 是現代醫療診斷的重要工具,強調在臨床現場即時評估病患狀況。
在肺水腫、肺炎、胸腔積液、重症監護等臨床應用中提供了即時、高效、無創的診斷方式,對於急診、加護病房、院前醫療等環境極為有利。
手持式超音波在偏遠地區、基層診所或發展中國家,不僅能夠提供即時影像診斷,也無需昂貴的影像設備與專業影像科醫師。雖然仍舊不如傳統超音波設備功能強大,但仍然不失為一種快速、方便的簡易檢測方式,使 POCUS 更靈活、更普及。
(延伸閱讀:ICEM 2024 聚焦 POCUS 應用,Apache 手持式超音波展現防水防塵優勢)
手持式超音波與傳統X光、CT有甚麼不同?
- 無輻射
相較於 X 光或 CT,超音波無輻射,可安全地用於兒童、孕婦、年長者,並可多次檢測以追蹤病情變化。無線手持式超音波輕巧便攜,可在診間、病床邊、加護病房(ICU)或居家醫療環境下隨時使用。 - 快速評估肺部病灶,輔助流感併發症診斷
掃描肺部 B-line、胸腔積液、肺部實變(consolidation) 等異常,這些都是 A 型流感引發肺炎或肺水腫的臨床指標。 - 床邊即時診斷,提高醫療應變能力
快速評估病患狀況,減少診斷延遲,提高臨床決策速度,降低交叉感染風險,避免重病患者頻繁移動至放射科進行 CT 掃描。
手持式超音波 — 提升流感季節的診斷效率
在A型流感流行季節,快速診斷與即時監測肺部變化至關重要。
手持式超音波技術的發展,讓臨床醫師能夠更快速、準確地評估流感患者的肺部狀況,降低併發症的發生率,提高治療效果。
未來,隨著超音波影像技術與AI輔助診斷的進步,這類設備將成為醫療機構與診所不可或缺的診斷工具。
(延伸閱讀:Apache neo C62 手持式超音波)
對抗流感 掌握六個秘訣
- 接種流感疫苗
- 保持良好個人衛生
- 戴口罩與保持社交距離
- 增強免疫力
- 維持良好環境衛生
- 出現症狀時立即就醫
參考文獻
<參考資料:A型流感注意事項>
<參考資料:流感正處流行期!北市府衛生局列「常見4大QA」解惑 牢記防範6招>
<參考資料:科安學術快訊_即時超音波案例分享>
<參考資料:流感疫苗接種踴躍,民眾可上網查詢就近至院所接種,以避免久候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