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學專欄|從肋軟骨到肋膜:手持式超音波在掃描胸腔病灶的應用

在急診與重症醫療中,快速且準確的診斷是拯救生命的關鍵。POCUS (Point-of-Care Ultrasound)因其便攜性與高效性,已成為醫療人員的重要工具。 
本次將帶您從肋軟骨(Costal Cartilage)掃描出發,深入探討如何利用手持式超音波診斷常見的胸腔疾病如肋膜積液、肺水腫與氣胸等病灶,並分享實用的操作技巧與臨床應用。 

肋軟骨掃描的基礎知識協助急診精準評估與診斷 

肋軟骨是連接肋骨與胸骨的軟骨結構,是胸壁的重要結構。它具有彈性,能協助胸腔的擴張與收縮,在急診情況下,患者常因胸痛、呼吸困難等症狀求診,對於呼吸功能至關重要。 

  • 定位參考點、減少干擾:肋軟骨是超音波掃描中的重要解剖標誌,傳統的超音波掃描容易受肋骨密度影響而產生聲影,掩蓋胸腔內部病灶。掃描肋軟骨區域可避開這種干擾,能幫助醫療人員快速找到肋間隙,確保探頭位置正確。 
  • 定位病灶:透過肋軟骨掃描,醫師能夠準確區分胸壁、肋膜和肺部的病變,可以更準確地評估胸腔內的結構與病灶,如肋膜、肺部與心臟,判斷是否存在胸膜積液、肺炎或其他病灶,從而更好地制定治療計劃。 
  • 減少操作時間、快速篩查:在急診情境中,時間就是生命,及時判斷病患的病情至關重要。利用手持式超音波對肋軟骨進行掃描, 能大幅縮短超音波設置時間,可以快速獲取胸腔影像,縮短診斷時間,提高救治效率。 

超音波如何幫助評估肋膜與肺部病變? 

手持式超音波在診斷胸腔病灶中扮演著關鍵角色當患者出現胸痛、呼吸困難或肺部感染時,醫師需要迅速判別病因,超音波可直接觀察肋膜與肺部的變化,確保精準診斷。 
(延伸閱讀:醫學專欄|A型流感的肺部併發症:手持式超音波的協助診斷與監測) 

肋膜積液

肋膜積液是指肋膜腔內液體異常積聚,可能與肺炎、癌症、心衰竭或腎病有關。 
透過手持式超音波向下掃描,觀察橫膈膜附近的肋膜腔,以區分游離性與分隔性積液在重症監護(ICU)或急診室,可以幫助醫師快速評估積液並規劃治療方案。 

肺水腫

肺水腫是由於肺部液體積聚導致氣體交換受阻,常見於心臟衰竭、腎衰竭或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(ARDS,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。即時評估患者病況–從肋軟骨區域掃描肺部,觀察肋膜是否平整,鑑別心因性肺水腫與肺炎,決定是否需進行氧療或利尿治療。

氣胸

氣胸是指空氣進入肋膜腔,導致肺塌陷,常見於外傷或自發性氣胸患者。X光可能無法即時偵測小範圍氣胸,而超音波能提供更精確的診斷。透過從肋軟骨區域掃描,觀察肋膜滑動(sliding sign),若滑動消失,並出現肺點(lung point),可以做為判斷氣胸的標準。 

重點式超音波在胸腔病灶診斷中的應用 

在評估胸腔病變時,POCUS透過手持式超音波快速檢測肺部與肋膜的異常變化,與傳統影像學(如X光、CT)相比,具有無輻射、可長時間重複掃描、即時回饋等優勢,允許醫師在臨床現場迅速掃描患者,提供即時診斷,避免延誤治療決策。
(延伸閱讀:奔騰無線手持式超音波 — POCUS應用重點式超音波工作坊)

手持式超音波為 POCUS 提供了更高的靈活性,使醫師能夠: 
隨時隨地進行診斷,減少患者等待時間 
即時影像回饋,優化治療決策 
適用於各種醫療場域(急診、病房、居家醫療) 

掃描肋軟骨的步驟與技巧 

  1. 掃描深度在3-5cm範圍,縱向將探頭放在靠胸骨上掃描
  2. 在畫面中可以看到黑色的軟骨組織,開始往外側橫向移動
  3. 再繼續橫向移動,直到看到具有高亮度表面的骨頭端結構
  4. 此處可以看到骨頭跟軟骨交界的地方,將探頭轉為橫向
  5. 觀察軟骨上下是否有異常的情形,並且也透過超音波掃描可有效區分肋軟骨與其他部位。
    (延伸閱讀:Aco Smartcare – Costal Cartilage) 

POCUS在肋軟骨掃描中的臨床應用與重要性 

POCUS (Point-of-Care Ultrasound) 在評估胸腔病變時,肋軟骨掃描是一個關鍵步驟。由於肋骨的高密度特性會產生超音波反射,造成聲影(Acoustic Shadow),影響對胸腔內部結構的觀察。因此透過適當的肋軟骨掃描技術,能夠幫助醫師獲取更清晰的影像、提升診斷準確度,並改善患者的臨床評估與治療決策。 

搭配手持式超音波的使用,醫師能夠在急診、重症監護、門診等場域即時進行評估,提供更快速、精準的醫療照護。 
(延伸閱讀Apache neo L154 手持式超音波) 

參考文獻 
<參考資料81M, shortness of breath> 
<參考資料重點式超音波個案解析:老太太撞到前胸,好痛喔!!> 
<參考資料胸口一呼吸就疼痛?一動作找出肋軟骨炎消除你的不舒服>